UX与UI不是对立而是共生

如何通过区分两者来完善两者

UXPin(线框图及原型制作应用) 的 Chris Bank将在本篇文章中对UI和UX进行比较,并说明为什么有时我们的UI会很失败,以及UI是如何塑造UX的

另请见Web UI最佳实践了解多达33家公司产品的范例分析。

UX与UI不是对立而是共生

Web端的用户体验(UX)是指人们在使用网站时所获得的抽象感觉。用户界面(UI)则是指人们的交互对象,是用户体验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设计网站时,应该尽量保证UX正面积极,让用户享受你的网站,这是问题的关键。但是,就像一家公司不能“想赚钱就赚钱”一样,网站的UX也不是说改进就能改进的。要获得优秀的UX,就要采用一定的战略,也就是通过UI对其进行提升(或弱化)。

来源:UX is not UI

对于网站来说,公司设计团队完善UI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提高UX。菜单项、按钮、文字、图像、视频以及其各自在页面上的位置构成了界面,所有这些要素都应当仔细规划。而这些就是UX的组成元素,它们的使用方式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感觉。

我们首先通过几个示例来概览一下UI,说明有哪些策略可以帮助你了解为什么优秀的UX取决于UI的优劣,然后再详细讲解一下为什么塑造UI要比塑造UX容易(虽容易,但不一定就能做对)。

Web端UI的是与非

在web端,比方说设计师想添加拖拽文件作为整理内容的方式。这就属于UI的范畴。又比方说用户觉得这个网站没有另一家竞争对手的网站做得好,因为在另一家网站上用户能够轻松简单地听几个小时的音乐。这就属于UX的范畴。

Web端UI最佳实践2014中所述,Web端UI是指构成网页的各个要素的设计、呈现和执行。诚然,上述囊括了设计师能够放到网站上的几乎所有内容,因此必然变幻多样,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借用Usability gov(一家领先的UX最佳实践与指南资源网站,其将上述内容以方便好用的方式进行了归纳分类):

  • 输入 — 文本框表单、日期框表单、下拉列表、勾选框、列表框、可点击按钮、拨动按钮
  • 导航 — 滑块、搜索框表单、页码标记、侧边栏、标签、图标
  • 分享 — 好友列表、关注按钮、赞/推荐、分享按钮、邀请好友
  • 信息 —文字内容、工具提示、信息框、通知、图标、进度条、模拟窗口

例如:OS X Yosemite 力求打造优秀UI。尽管Yosemite是一款操作系统(而不是网站),但在UI背后的原理同样适用于web环境。其在可点击按钮(输入)上所实现的视觉效果让操作系统的使用更加令人愉悦,其充满活力的侧边栏(导航)能够让用户看到窗口后方的内容,明快的通知中心(信息)能够在不影响桌面空间的情况下提供用户所需信息。

最重要的是,正如Apple在其UI指南中所述,这些元素有助于描绘“自定义功能及独特用户体验”这一更为宽广的图景。Yosemite UI的终极目标是让呈现出来的操作系统达到能让用户自由定制,而又不会太过复杂让用户不知所措的状态。

观察实际操作下的UI

UI和UX是两个不同但又彼此相连的概念。

Web端UI设计模式2014中所述,Google Play充分运用了UI拖放技巧(其称为“模式”)。在其网站上,用户可以将歌曲拖放到播放列表中,然后通过拖放调整播放顺序。观其效果,用户只要告诉应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有哪些,然后就可以尽情享受音乐,不再进行过多操作,这就大大改善了整体UX。这样一来,其UI的选择(拖放)实现了便捷和个性化,从而改善了UX。

来源:Web端UI设计模式2014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相对不那么直接的示例。比方说,很多用户因为不喜欢先登录才能使用某些功能而彻底抛弃了你的网站。那么这就是个显然的UX问题,因为你的体验效果是促成用户离开。不过你也许能够从UI中寻找问题的根源。有可能你现在的登陆过程需要用户填写过多的表单内容。如果是这样,你可以采取即时使用(“免注册”)UI模式作为解决方案。这样一来用户就能在不注册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网站大部分内容。在自由浏览了一定时间后,用户可能就会决定注册账户,特别是如果网站有仅限会员使用的有门槛功能。

AirBnB就采取了这种方法吸引新客户。非会员用户可以和会员一样自由浏览网站上的所有帖子,这样他们就能看到AirBnB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但是,在他们需要预留房间时,就需要先注册才能预订。

来源:Web端UI设计模式2014

如果说UI部分造就了UX,那么造就UI的就是草图绘制、线框图绘制和设定模型等设计流程。线框图和模型就像是设计师在开始正式网站设计之前所使用的轮廓或蓝图。它们既可以是在餐巾纸上随手画的草图,也可以是使用UXPin或Balsamiq等工具打造的数字线框图。这一阶段堪称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从理论角度思考什么样的UI能够创造出自己所渴望的UX。就像盖房一样,要先有明确详细的蓝图才能开工动土。

有关UI线框图绘制的详细介绍,请阅读线框图绘制指南

为什么说我们构建的是UI而不是UX

Rivet Games的首席UI/UX设计师Shawn Borsky时常提醒我们UX不仅仅是UI的最终结果。他表示,UX是“品牌的核心”,而品牌自身只是“一个人对一家公司或机构长期感受的累积。”这就说明,良好的UX不仅仅是UI的追求目标,更是整个公司机构全部互动活动的目标。

网站上呈现出来的每条细节都能为用户体验作出贡献,同时也参与形成了用户使用网站时所形成的记忆和印象——但是,网站的设计师无法做到直接控制用户的体验。正如下图所示,UI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东西(就好像勺子),因此很容易让人局限住自己的视野,忘记如何打造整体的体验(就像享用早餐)。

来源:UX vs. UI

与此类似,当你在准备一顿大餐时,肯定想花尽心思,对吧?你一定会亲手挑选最棒的食材、找出最好的烹饪方法并仔细遵循,你甚至还会在饭桌上放上漂亮的装饰营造美妙的气氛。而构建网站也是这个道理。你需要合理对所有内容进行规划,给访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不过,尽管你可以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计划准备这顿大餐,但这只是所谓完美用餐体验终极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要先牢记UX,花在打造UI细节上的时间才有意义。

如果你在UI上耗尽心思,其成效一定会体现到UX当中。如果UI简简单单、随随便便,或者你忽略了其中某个重要部分,那么很可能最后遭殃的是整体UX。在忽略这方面有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iPhone的Shift键(虽然这篇文章是针对网站的,但因UI毁掉UX的情况在移动设备上也不可避免):

来源:Quora

这两幅图片中,哪个Shift键是激活的?有的背景按键一直是灰色显示,有的一直是白色,但Shift依是否激活有灰色和白色两种状态。尽管说这不影响功能的使用,但其UI设计很差劲。而其结果呢?用户(比如身处UXPin的我们)往往不得不删掉输错的内容重新输入,这种情况非常恼人,从而也就无从谈起优秀的UX了。

(真的,你能看出来两幅图片中哪个Shift是开启的吗?编者已经用iPhone有六年时间了,现在还是经常搞混。)

Web UI最佳实践中的一个反例所示,目前最臭的UI设计之一同时也比较常见,甚至LivingSocial等知名网站也未能逃脱。

来源:Bad UI/UX Design

这是用户首次登陆网站时显示的窗口。其问题在于,你完全没法退出。这也就意味着当有人随意或因为好奇浏览到这里时,就不得不输入自己的Email,而输入完成后就会毫不犹豫的离开这个网站。也有可能这个UI上的缺陷是有意为之,以便迫使用户输入Email,但是,把自己网站的UX做的像个拦路的土匪一样真的好吗?

我们要注意到,这个UI功能正常并且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配色妥当、按钮也很利索——但问题是UX糟糕。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就算优秀的UI一样可能带来差劲的UX。UXPin的CEO Marcin Treder认为,差劲的UX只有在其目的明确特殊的前提下才能勉强让人接受。“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又长又繁复的web表单,而且所有标签全部左对齐,阅读体验非常之差,”Treder说道。“但另一方面,其能够防止人们机械性地快速填写表单,从而提高资料的质量。”

我们在这里谈及不佳UI设计的原因,是因为其相比规划合理的UI设计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也更有意思)。因为,一个UI越是优秀,你就越不会注意到它。就好像好电影能够让你忘记身处戏院一样,一个上佳的UI能够让用户全身心投入体验而忽视UI自身。也就是说,如果UI引起了人的注意,那就达不到最佳UX的水平。

UI如何塑造UX

理论说得多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选择UI直接影响UX。

下面这些例子只是对UI选取影响UX的一个宽泛概览。在Web UI设计模式2014中,另有63个类似技巧的问题/解决方案详解待你阅读。

尽管说UI塑造了UX,但你还是要先决定自己要达到何种UX,然后再通过恰当的UI来实现。同样,如果你的UX有问题,最后先找出并深入分析问题再思考如何通过修改UI来解决问题。

有关学习UX的UX

理解UX和UI之间的区别只是个开始——构建优秀网站的关键在于熟知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种种关系纠葛。尽管很多web端的设计方面各自区别而独立,但UX和UI却是紧密相联。

如上图所示,打造有效的用户体验需要的远远不止漂亮的视觉。视觉和声音设计仅仅是UX所含的UI要素中的一小部分。尽管你无法控制网站的UX,但UI是你可一手掌握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UX目标,并依此设计UI。

Web UI最佳实践中介绍了AirBnB、Wufoo、Linkedin等顶尖公司的案例,并以案例为基础提供了实用的建议,静待你的阅览。

翻译:蒋灿
原文:designmodo

移动端设计——第二节:交互设计

在本系列的第2节中,交互设计师Elaine McVicar将继续讲解有关移动设计信息架构的知识,并提供大量有关移动端设计模式的范例,为大家解释它们与电脑端设计模式的区别之处。

相关连载:《移动端设计——第一节

移动端设计——第二节:交互设计

我的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5110(1998年买的),功能非常有限:电话、短信、贪吃蛇。另外,手机所能进行的全部交互都在制造商的掌控之下。而智能手机、触摸屏和“App store”的出现,给设计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尽可能地熟悉、了解智能手机这种相对还比较新颖的媒介。

欢迎来到移动端设计第2节:交互设计。下面是有关本系列的一些背景资料,方便新加入的同学跟上节奏:移动端设计——第一节:信息架构代表着设计师进行移动端设计时所面临的几项关键难题,这些难题主要是移动端的环境:从视觉条件到行为再到情感。考虑到移动端与传统设计之间的区别给用户带来的影响,我在上一节中说明了我们在从到策略再到最终产品这一整套设计流程中对这些区别详加考虑的重要性。

在第1节中,我们对移动环境下信息架构模式的探索进行了总结。信息架构是设计流程其余部分的基础。在进入设计审美部分之前,我们务求了解手机和平板电脑交互与传统台式电脑交互之间的区别。

交互设计

大部分现代移动设备都采用了触摸屏,而触摸屏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我们不仅要使用触摸屏查看内容,还要与内容进行交互。这就使得设计师要考虑如何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势和过渡效果,以及专门针对移动端的交互模式。

 

 

人体工程学

移动端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要求我们既要考虑设备尺寸,也要思考触摸屏在实际应用情况下的各种问题。举例来说,用户拿设备和触摸屏幕的方式决定着他们能否轻松够到屏幕的各个部分。

点击区域,或者叫“用户为激活某对象所需触摸的屏幕区域”需要有充分的空间以便用户准确(及自信地)操作。一般人的指尖宽度是1到2厘米,大概对应标准屏幕的44px到57px,或者高密度屏幕(视网膜屏)的88px到114px。考虑到触摸屏的区别,诺基亚、Apple和微软在这方面的推荐大小彼此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

不过,在点击区域这一方面,并没有硬性的规定。你完全不用费劲查看各种标准来寻求既定的答案,只需要思考用户要在屏幕上实现什么目的、其待实现目的的重要性如何,以及需要完成的速率,然后相应进行设计就行了。

手势

触摸屏上专用于某些功能的区域部分是无法显示内容的,这也就使得手势成为了移动交互设计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现在所有的主流触摸操作系统都采用了手势,其中包括:Google 的 Android、Apple 的 iOS和Microsoft的 Windows 8。

下表是对各种手势的简单汇总:

 

另外,关于触摸屏设备手势的开发也出现了一定的标准和模式。设计师可以,也应当根据自己所设计应用的情况拓展手势的疆界。

过渡

过渡是指让应用内不同状态之间界限变模糊的交互操作,其有助于故事的讲述或奠定手势的含义。在更多情况下,过渡可以帮助用户回忆过往内容,防止他们“迷路”。

基本的过度方式包括:

 

上面所列的只是众多过度效果的一小部分,实际可供我们选择的过渡效果还有很多。而实际操作中,我们的选择应当能够提高我们所要推进的交互效果的连贯性。

通用模式

正如第1节中所讲到的,移动设备留给设计师安放菜单和导航提示的地方相比电脑来说太少了。另外再考虑到环境因素(例如视觉条件不佳或者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过多等),我们往往难以让用户轻松理解产品内容的结构。

不过,还是有一些比较通用的交互模式能够帮助大家解决难题。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能够用于完善导航、选择内容、登陆/注销和处理表单的模式。

1、主导航

主导航(或者叫“基本导航”)是对我们网站(或应用)信息架构的一种视觉呈现。下面是几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采用扩展菜单的星巴克响应式网站

有很多移动端及响应式网站都采用扩展菜单进入主导航画面。菜单图标(通常几行横线)包含在标题当中。点击图标可以显示一系列主菜单项。
适合于:响应式网站
要注意:过多的菜单选项和子菜单选项会把内容挤到屏幕下方,使用起来会很烦人和费劲。

2、侧边菜单

采用侧边菜单的Facebook应用

有的应用和网站采用可滑动的侧边菜单。比如Facebook的应用。和扩展菜单一样,一般需要点击一个有几行横线的图标或者滑动屏幕,然后就可扩展出或滑过菜单,并在屏幕侧面垂直显示一系列菜单项。侧边菜单可以包含分类并且可以滚动。
适合于:菜单选项较多的应用。其可以分离出单独的一部分导航区域,而不用挤占大量屏幕空间,影响用户与内容或功能的交互。
要注意:不要与其他导航或交互模式相冲突,否则用户容易糊涂。例如,如果在此模式之外你还用了扩展或标签菜单,用户在要找特定的对象或功能时就会迷糊。

3、标签菜单

采用标签菜单的Amazon应用

一模式与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遥相呼应。标签菜单是长期存在的工具栏,一般显示于应用的标题或脚注位置,可以让用户快速在不同板块之间进行切换。
适合于:出于手机屏幕水平空间较小考量,适合于菜单选项较少的应用。其普遍用作iOS上的应用导航栏,一般推荐放置5个菜单项。
要注意:底部的标签可能会和Android和Windows 8的标准交互项相冲突。

4、轴辐试菜单

采用仪表板菜单的LinkedIn

这一模式与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遥相呼应。可通过集中的主屏幕方便用户选择菜单项。这种模式可以将用户导航到中央板块,并且中央板块可以有自己的内部导航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激活反向链接返回主屏幕。
适合于:快速展示应用的各项功能。
要注意:不要把功能彼此孤立。如果用户需要在不同功能之间进行导航,让他们先返回主屏幕会比较麻烦。

 

选择内容

通过链接激活内容可以让操作流程更顺畅,从而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快速地用一只手选择内容。这一过程如果安排妥当还可提供用户的融入度。

1、点按前进

   采用前进导航的BBC News

用户可通过选择类别、子类别然后选择内容进而前进到新的相关内容来以向前进的方式浏览内容。
适合于:让用户沉浸在内容主导的文章中。
要注意:用户如果对自己在导航结构中的位置不甚清楚则会产生迷路的感觉。

2、封面浏览

 采用封面浏览转盘的App store

用户可滚动查看预览内容,然后选择要具体深入导航的对象。水平滚动模式是Win8“地铁式”应用所独有的模式。
适合于:让用户在深入探索更多视觉内容前进行预览。
要注意:不要让用户先经过漫长的滚动才能进入自己需要经常访问的内容。

3、翻转/卷页

iOS地图可以通过页面卷角查看更多选项

为了明确表现出你当前所要探索的内容或设置项与正在查看的对象存在联系,可以通过翻转或卷页交互进一步访问细节内容。
适合于:联系两类不同内容,例如设置或更多信息。
要注意:交互过于复杂会让用户弄不清楚自己在导航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登陆

输入用户名、邮件地址和密码是很多应用的必备流程。作为设计师,我们要保证这一流程尽量简便。

1、自动登录

Instagram
用户的登录信息保存在应用中,启动后可自动登陆并显示用户资料。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等很多社交类应用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适合于:需要登录才能查看个人信息但不需要过高安全级别的应用。
要注意:保证一定的安全等级。

 

2、 记忆细节

Gmail

很多针对台式机的网站会保留用户的细节信息,例如邮件地址或用户名等,这样可以加快登陆流程。
适合于:需要登录的手机及平板电脑网站。
要注意: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要求登陆。

3、识别码

   Paypal

打造不需要用户输入标准登陆信息的快速登陆通道能带来巨大的帮助。PayPal可允许用户创建简单的识别码进行快速方便的登陆。
适合于:存在安全要求但能够与特定设备相关联的应用。
要注意:保证一定的安全等级

 

使用表单

在移动设备上填写表单是很烦人的一件事,特别是专门为台式电脑设计的网站表单。你可以参考常用移动端设计注意事项对流程进行简化,并想出一些办法让使用移动设备填写表单变得更加简捷。

1、   保存用户详细信息

   Amazon应用可让用户访问个人信息及订单历史

使用登陆方式保存/记忆用户信息可以大幅节省时间并降低开支,让网站或应用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简单。
适合于:需要用户添加个人信息(例如购物过程中)的网站或应用。
要注意:确保安全。

2、提供方便的键盘

 

Just Eat应用可提供专为电子邮件设计的键盘

简化表单填写流程的方法之一就是在用户激活表单框时显示专门的键盘。例如,如果用户需要输入电话号码,可以显示数字键盘。这个可以通过代码实现。
适合于:所有表单
要注意:无!

3、进度栏

Topshop 应用购买流程

在电脑上,进度栏能够有效地告诉用户一项多步流程的长度,但由于尺寸限制,这一点对于手机和平板来说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并不是不可能,但需要巧妙地运用一切可用的空间。
适合于:购物流程或长表单
要注意:不要占太多空间,否则会影响用户

 

 

后续

标准和规范是创新的基石。当我在诺基亚5110上玩贪吃蛇的时候,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会能有机会为移动设备设计工具。今天的解决方案到了明天就会成为标准和规范。

移动设备上交互的有效性非常关键。但要打造真正完美的体验,还需要保证网站或应用外观的漂亮、新颖和吸引人。在第3节中,我将探索布局和视觉设计对信息架构及交互的支持作用以及如何打造出从里到外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

翻译:网秦UEC
英文原文:http://www.uxbooth.com/articles/designing-for-mobile-part-2-interaction-design/

0:00